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逗比的含蓄说法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起名字的含蓄说法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文言文中为何称呼一个人的姓名只称名有什么说法名字的高级说法文言文中为何称呼一个人的姓名只称名有什么说法关于名字如何称呼,这其中有大学问,不是乱叫的。
尤其是在古代,不同的称呼有不同的涵义。
古人会起很多“称呼”,用于不同的场景古人讲求“礼”,也就是规矩,尊卑上下分得很清,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所以,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呼,以此作为区别。
对于“单名”来说,就是除了姓之外,只有一个字的名字,直呼其名的一般都是长辈对晚辈、尊位对卑位。
比如《论语》当中,孔子叫弟子的时候,直接就是“求”、“点”、“赤”等等,不用加上“姓”。
比较特殊的就像弟子问孔子的时候,称呼其弟子有时候也是直接像孔子一样直呼其名,这是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
而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之间是平辈,称呼的往往是“字”,不带姓名。
古时候的“字”取得时间是在成人之后,“名”比较早,婴儿出身三个月就可以取名,但是“字”要在成人礼的那一天来取。一般都和“名”有关。
比如说诸葛亮,其名是“亮”,他的字就是“孔明”,二者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在古代很明显,但是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些称呼和字词的含义有所变化,所以有些关联已经不能太好地理解了。
比如诗人“屈原”,实际上是名是“平”,“原”是他的字。“广平曰原”,所以他的字“原”和名“平”是有关联的。
这种称呼一般用于关系较好的朋友之间,也是比较客气的说法,表示亲昵和尊重。
顺带一说,古人有时候称呼一个人会把姓名和字连在一起,顺序是姓、字、名。很多古装剧都犯过错误,因为是顺序是姓、名、字,这是不对的。
如果关系更亲密一点,是不称姓名和字的,直接叫“小名”,比如很多人就称呼曹操为“阿瞒”,就是这个道理。
晚辈称呼长辈的时候,要用尊称,一般也称“字”。
比如称孔子为“仲尼”或者“仲尼父”,一般不会直接称“孔丘”。
但是最尊敬的称呼是既不称名,也不称字,比如称呼孔子直接就是“夫子”,后来也用郡望、官职、别号来代指,比如称杜甫就是“杜工部”,称苏轼为“苏东坡”,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等等。
一般情况下,自称的时候才会只称“名”。
比如孔子自谦的时候会称呼自己为“丘”。孔子问冉有,冉有自称自己的名就是“求”。
书面语当中的称呼和口语有所不同文言文中,书面语是用于记录的,它和口语有所差别。这其中有语法的问题。
比如说,像《史记》、《汉书》等等这样的文献当中,在叙事的时候有时候会用某一个人的名来做主语。
比如班固在《汉书》中就这样写:
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可以看到,其中的主语就是用了“谊”这一个字来指代贾谊,在书写上更为简单,语意也不受影响。
这样的写法在很多文章当中都是很常见的,完全就是文言文记叙时候的语法,和尊卑、习俗等等都没有关系。
书面语中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常见,那就是“省略主语”,把人名都省去了,要通过上下文的语意来判断到底说的是谁。
这种方法在现代汉语当中是一种语病,叫做“偷换主语”,但在文言文的书面中是一个常用语法。
比如《桃花源记》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前一句是说桃花源中的人见到渔人很惊讶,但是省略了主语,而紧跟着“具答之”是渔人的行为,但是在之前的主语不是渔人的前提下,依然变换了主语。
所以在文言文的书面语当中,称呼人的方式主要是以单字或者直接省略为多,只要文意畅达,自然是越简越好,语法的约束也主要是通过“虚词”来进行的。
现代汉语中,因为要符合一定的语法规范,毕竟从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的过程中,首先建立起来的往往就是使用规则,也就是语法,所以难免有些复杂。
无论是口语还书面语,称呼一个人的时候,古汉语文言文当中因为有更多的选择,所以要视情况而定。
但是对现代汉语来说,一来没有那么多“字”、“号”等需要甄别,二来也没有了古汉语中“礼法”的约束,自然是以符合现代语法为主,力求全面,不引出歧义。
名字的高级说法名字的高级说法美名、美称、英名、雅号。
名字是指人或者产品、物体的名称,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小名、别名、绰号、乳名等。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
相关资料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
有趣的是,在古代,汉族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OK,关于逗比的含蓄说法和起名字的含蓄说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